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卡片傳情

卡片傳情

溫英幹

老友老王來電話謝謝我們寄一張結婚週年賀卡給他們夫婦,並說是他們這一生所收到最富意義的一張卡片。

多年前有一次翻讀舊日記,剛好讀到一段記載初三我所敬愛的導師在課堂上禁不起同學們的起鬨談到了他與師母認識、戀愛、結婚的經過,發現他們的結婚週年就在不久之後,一時興起,以越洋空郵寄一張結婚週年賀卡給老師。那時我出國已久,很久已沒和老師聯絡,寫好付郵後,也就不管了。隔幾週,竟然收到老師回信,除了祝賀我學業、事業順利外,還提到師母看到賀卡後竟然感動得哭出來,說從來沒有一個學生像我一樣記得他們的結婚週年紀念日。

這兩件事一直使我自己都受到感動,並體會人人都需要別人的關懷。別人在乎的是心意,而不是禮物的價值,中國人說「禮輕情意重,」很有道理。

美國是一個卡片文化盛行的國家,卡片店到處林立,郵局的收入一部份也靠傳遞卡片。生日、結婚週年、婚喪喜慶及各種節日、場合,卡片滿天飛,有時收到的感動不已,但有時成了形式後也會苦不堪言。例如聖誕節期,往往收到很多來自海內外的賀年卡。其中不少是「有字無心」,燙金美工印刷,裡面除了印刷好的賀辭及姓名鞠躬外,別無一字。寄者多半是公私機構老闆及人物或民意代表。你不回的話,可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反正這些都是助理按著名單郵寄的工作,有沒有事後追蹤就不知道了。倒是親朋好友或學生親筆寫信封及賀辭及親筆簽名的就得好好處理。

近年來,實在是太忙碌,只能採用被動方式,不主動寄賀卡,有收到的才選擇性回卡。因此累積未回的卡片越來越多。細心的妻子觀察到了,說最近幾年收到的賀年卡越來越少了。可見仍然有許多有心人在作追蹤考核的工作!

夫妻親子間之卡片最不能缺少,生日、結婚週年、情人節、聖誕節,最好是卡片加禮物,以表達愛意。我最喜歡收到謝卡。給朋友一件小禮物或請朋友吃頓飯,不久,體貼的友人就會寄來小小謝卡,內容自然是感謝不盡之客套話。好處是接到這種謝函,內心高興,卻也不必禮尚往來再回一張。

送禮最怕的是禮物去了後一無消息,甚至見了面也沒聽到對方提起。這時心裡會忐忑不安,不知友人是否知道那個禮物是我們送的;如果不知道,這禮物就是白送了。

這感覺應該是人之常情,多年來我和妻子漸漸學習成為「體貼」的朋友,除了賀年卡不主動出擊外,親友送禮物或請吃飯,盡量儘速回以謝卡(或以電子郵件謝之);生日或結婚週年,只要事先記得,就寄賀卡;生病開刀以「祝君早日康復」卡片關心之;遇失喪親人之痛,則寄弔唁卡(sympathy)。

同樣的我們自己也接到不少卡片,生日、結婚週年等慶祝卡片外,還包括前些日子我眼睛開刀後收到許多友人關懷的卡片,前幾年父親及岳母之喪,收到弔唁卡片等。收到卡片後,內心經常是高興、感動或得安慰。多年下來覺得這些小動作的確是維持親情友誼的潤滑劑。小小一張卡片使接受者感動或安慰,使寄卡者喜樂及平安,豈不是所謂的「雙贏?」寄者無所求,受者得安慰,小小卡片使親情友誼更加堅固,其影響力大矣哉!

(原刊於台北天恩出版社「人生補羹系列第二盅」,《八方園蔬》一書頁97-99,後被美國《使者雜誌》轉載於2003年11/12月號。)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老師您好,好久不見~
我是東華大學經濟系93級畢業生,
當年翹你課的林怡芳。
看到老師前幾篇給我們的畢業感言,
都鼻酸了。

若您今年回東華經濟系辦,
請記得至信箱拿取我放置的畢業禮物,
小小心意,
希望老師您會使用它^^

在經濟系能夠認識優秀教授,
一直是我求學生涯最為幸運的事。

不過有個小小疑問,
不知道老師還有沒有在幫學生寫推薦信呢?呵呵。

老師的孫子好可愛,
希望您未來的每一天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