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追念蔣海瓊博士



追念蔣海瓊博士(1951-2010) [修正版】
溪水旁關懷單親協會創辦人及前基督使者協會同工

溫英幹

認識海瓊是二〇〇二年八月,第一次參加楊高俐理 【1】 在美國賓州使者協會(AFC--Ambassadors For Christ, Inc)舉辦的「使者文字實務營」,由寫作編輯經驗豐富的蘇文安牧師擔任主要講師。當時海瓊帶我們這批學生寫遊記,批改同學們的作業,以及安排採訪課程實習。內子桂英和我,因為上了這門課才開始知道她,但當時對她並不十分瞭解。我們和海瓊開始熟悉起來,是由於後來的一些合作關係。

那時她仍在使者協會工作,也在神學院教書。由於在美國她一個人撫養女兒長大,親身的經歷使她對關懷單親家庭一直很有負擔。二〇〇四年她回應神的呼召,辭去使者協會資源部主任的工作,在美國創辦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協會(By Streams of Water, Inc.),憑信心全職從事關懷單親家庭的事工,主要對象是華人單親家庭基督徒。她開始舉辦單親家庭成長營會,反應熱烈,印證了這方面的需要。看到這方面的禾場廣大,因而她在二〇〇七年初回臺灣成立「中華民國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協會」,經過臺灣許多同工的協助、經過繁瑣的法定程序,順利在內政部通過登記成為免稅的社團法人。

在臺灣她也開始舉辦單親成長營,使許多單親家庭得到很大的幫助。當時我在臺灣國立東華大學任教,她特別邀請我擔任二〇〇七年六月在淡水舉辦的第二屆溪水旁單親成長營的講員,分享「聖經理財之道」的專題。回美國後,她也幾次邀請我在美國的單親營擔任講員。每次我們夫婦都一起參加,成為該協會的忠實義工。
與海瓊接觸多了之後,發現她恩賜很多,能講、能寫、能輔導、能造就人、也善於組織與領導。除了發表文章、專論、寫書外,所有單親成長營會從聘請講員到租借場地都由她一手包辦。她為人親切和睦,輕聲笑語,因此也招募許多受感動的同工一起服事。因為和她同工,我接受她邀請,分別成為美國溪水旁協會及臺灣溪水旁協會的理事,參與兩地關懷單親的事工。慚愧的是,我並沒有輔導關懷的專長,只因加入這事工才開始學習。

在美國的「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Kingdom Resources For Christ, Inc., 簡稱KRC,由楊高俐理創辦),每年暑假都在賓州舉辦為期三周的「神國文化實務營」,我是KRC同工,負責安排課程。我們邀請海瓊在該營會講授關懷事工的課程,很受學員歡迎。二○○八年的營會她還能勉強坐輪椅上課,可惜二○○九年她因病重就無法前來上課。

二○○七年一月中,經我介紹,海瓊回臺灣後,即應花蓮志學福音中心負責人吳炳中醫師的邀請,到花蓮舉辦週末講座,暫住我在東華大學宿舍的三樓。她發現從一樓走樓梯上三樓時,所穿的拖鞋一直脫落。最初以為是旅途勞累所致,後來在台北經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秉文教授,及返美後經過幾個醫院的檢測,在當年十月證實罹患漸凍人疾病(脊髓側索硬化症,學名簡稱ALS,英文俗稱 Lou Gehrig’s Disease)。
這三年來,同工們都親眼看見她因肌肉逐漸萎縮、肉身逐漸被摧殘的過程,心裡非常難過不捨。她從可以緩慢走動、需要拐杖、到坐輪椅;從口齒清晰、說話遲緩、到無法發聲,探望她或一起開理事會時,我們經常內心含淚。但海瓊卻表現積極,以微笑面對苦難。她一直堅強的活著,還繼續在病床上和輪椅上安慰、關懷、輔導身體健康、卻心靈軟弱的人。她沒有怨神尤人,在得知罹患這罕見的疾病時,不像許多人會問神:「為什麼是我?」反而說:「為什麼不是我?」並積極參與美國漸凍人協會為爭取更多研究經費的聽證會。

在最後的時光中,她還堅持拼命完成兩本著作,可謂油盡燈枯,才安息主懷。【2】 在臨走前半年,她也安排了後事。首先堅持推薦並「勉強」我擔任美國溪水旁協會的理事長,主要理由是我可以作美國協會與台灣協會之間的溝通管道。她並建議請美國人露絲鮑爾女士(Ruth Powers)擔任副理事長。她寫信辭去臺灣溪水旁協會的理事長職位,並安排台北天恩出版社的丁遠屏社長接任理事長,使美臺兩地溪水旁協會的事工得以持續進行。她一直強調,溪水旁雖然是她回應神的呼召出來創辦,但這不是她的事工,而是神的事工。受到她的激勵,美國協會及台灣協會的同工們都決定繼續她的遺志,從事關懷單親的事工。

最後一次見到海瓊是二○一○年一月十四日。我與桂英特別從馬利蘭州開車到她在賓州蘭開斯特(Lancaster, PA) 的住處與她見面,商討溪水旁未來事工。那時她還拼命在寫第二本書。雖然見到她身體情況更糟,但她看到我們進她房間時,仍然露出燦爛的笑容;再加上頭髮剪短,身體由於需經胃管進食而變得清瘦,看起來反而顯得年輕。那時她已經說話困難,無法吞咽口水,表達意思都要用字母板,由看護人員猜字。我們在互相猜字過程中理出她的意思,第二天我就把談話內容整理好,寄給她及其他理事會成員參考。那是她最後一次參與單親事工的規劃及給予指示。

二月十六日中午一點十五分,露絲來電話通知,說海瓊已於幾分鐘前在安寧病房非常平靜安詳地走了。雖然我們都已預料到這時刻,但對這消息仍然覺得震驚及不捨。

從海瓊的一生,我們看到人生在世,生命不在乎長短,而是在乎對天國與地上的社會貢獻多少。海瓊從詩篇第一篇第三節得到啓發,創辦了溪水旁協會(「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從海瓊身上我們得到很好的啓發。海瓊在世的生命是豐盛的生命,是照亮別人生命的生命。她雖然被主接去了,但藉著溪水旁的事工及她所寫的文章與書籍仍然發光發熱。相信溪水旁的異象,將一直不斷地結出美好的果子。

溫英幹:台灣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及元智大學特聘教授。

附:蔣海瓊博士小傳(Pauline Chiang, 9/15/1951-2/16/2010)
蔣海瓊生長於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記者、編輯、台北「拿撒勒人會」神學院講師、「主臨萬邦」福音廣播節目製作人。一九八九年獨自帶女兒迦迦到美國,在Ohio州的Ashland神學院先後取得教牧輔導碩士及基督教教育碩士,並於二〇〇五年在該校取得教牧博士,主修單親家庭的牧養事工。在美國期間,曾先後在新澤西州神學院任教六年,賓州基督使者協會服事六年,及蘭開斯特聖經學院兼課。她身為單親,深深了解單親的需要,教書講道之餘,抽空撰寫有關單親輔導的文章,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並主領單親講座、單親退修會和電話輔導。於二〇〇四年回應神的呼召,成立「溪水旁」(By Streams of Water)非營利機構,從事關懷單親家庭事工。之後於二〇〇七年初又在臺灣成立分會。該年十月證實罹患漸凍人症,於二〇一〇年二月十六日病逝於美國賓州蘭開斯特,享年五十九歲。喪禮於三月十二日在該市Calvary教會舉行。

註釋:
【1】 楊高俐理時任「使者雜誌」總編輯。
【2】 蔣海瓊最後兩本書:(1)單親不孤單(有聲書),天恩出版社,台北,(二〇〇九年十一月);美國使者書房有售。 (2)我的心不凍,時報出版社, 台北(二〇一〇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