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本人之政經評論、家庭與婚姻、聖經與宗教、生活與生命等各方面的文章與讀者分享及交換意見。 座右銘:「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聖經箴言三章5-6節)
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
返台參加國建會憶往
返台參加國建會憶往
呂崇基、溫英幹
作者分別應邀參加過三次在台灣召開的國家建設研究會(簡稱國建會),在國建會會友中算是少數有幸參加這麼多次的。
呂崇基:第一次在1977年(7月31日至8月16日,會期17天)參加工商發展研究組,由經濟部主辦;第二次於1989年(7月10-19日,10天),及第三次於1995年(7月17-22日,6天),都是參加農業建設組,由農委會主辦。
溫英幹:第一次在1976年(8月1日至17日,會期17天)及第二次1988年(7月25日-8月5日,12天)均為財稅金融組,由財政部與中央銀行聯合主辦;第三次於1995年與崇基兄同期參加,在兩岸關係組,由陸委會主辦。
國建會緣起
一九六〇年代末期至一九七〇初期,台灣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各方面都在快速的發展與轉型,但國際政治對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台灣)卻越來越不利。中共時值文革末期,開始在海外進行統戰,國際也逐漸向中共傾斜,導致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第26屆會議上,台灣被迫宣佈退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同時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政府擁有的聯合國代表權。政府為因應這些變局,號召海內外同胞共體時艱,團結一致,以衝破橫逆,乃開始計劃邀請在海外僑居的學者專家回國與國內的產官學三方面專家共商推展國家建設之大計,討論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及策略,一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知識報國之赤忱,共同為國家繪製邁已以開發國家之藍圖。從此可見到當時台灣政府的開放與遠見。
國建會的宗旨
政府舉辦國建會的宗旨在於凝聚海內外學者專家的知識、智慧與專長,加速國家建設的進步與發展,暢通海內外學者專家與政府的雙向溝通的管道,並增進海外學人關愛原生國家與支持政府的共識,以及國內延攬各項建設所需人才之途徑。
國建會舉辦的過程與方式
第一屆國建研討會於一九七二年八月在台北召開,邀請來自海外約一百位學者(美加、歐洲、日本、港澳及大洋洲等地)及國內三十位左右學者參加。由於政府高層非常重視這個會議,所有提案都要求各部會追蹤處理,加上媒體大幅報導宣揚,首屆國建會非常成功。因此政府繼續舉辦國建會,直到1995年的最後一次為止,一共舉辦18次。這期間,每年暑假七、八月間,都以這種模式邀請海內外人士參加,原則上以邀請沒參加過該會議的人為主,累計邀請海內外學人共5000餘人。
通常國建會的議程,前半段是聽取各部會首長的簡報或座談會,出外考察各地新的經濟建設,後半段幾天是到各部會分組舉辦研討會,提供建言。各部會在會前都事先寄給參加者資料與討論議題,讓參加者會前能充分準備,並撰寫論文,以便在分組會議時參與討論與提供建言。撰寫之論文也會被收入成為國建會的文件。作者每次參加,事前都有準備,許多人並在與會中發表論文,並非空手回去。參加學人的配偶也另備有豐富節目,使配偶們也能彼此認識,並參與和國家建設有關的座談及訪問。
在台灣召開的國建會每屆依照當時的需要擬有不同的總主題。會議除了大會聽取各部會首長的簡報外,採取分組會議方式進行,分別到各部會開會。通常分為8到10組。例如1976年分為八組:文教發展,工商發展,財稅金融,交通建設,農村建設,社會福利,衛生保健及都市建設。1995年是最後一次在台灣召開的國建會,其總主題為“迎向二十一世紀—中華民國發展目標與策略。”共分為社會福利、財經建設、交通建設、文教發展、科技發展、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勞動問題、農業建設及兩岸關係等十組。另外召開推展務實僑務與政府新形象兩個研討會。此次國建會共邀請海內外學者242人參加,規模龐大,促使國家重大建設的規劃更為周延完善,並彰顯政府對學術研究發展的重視。
國建會的效益
海內外學人以精湛學識與豐富經驗向政府當局提供無數的具體寶貴的建言,不僅為海內外學術精英提供參與國家建設與聯繫團結的機會與管道,而歷届會議中所獲得的各項重要建議與結論也多已融入政府施政當中,使台灣加速現代化歷程,也使出席學人學術報國的意願能充分實現,同時透過國建會海內外學者直接接觸的機會與管道,對於促進海內外學者學術交流與研究發展之合作,企業間之聯繫,延攬人才回國服務,進而引進新觀念、新科技,都有積極貢獻。
參加過國建會的海外學者回到僑居地後,紛紛在各個大都會區成立國建聯誼會,以參加過在台灣召開的國建會的成員為當然會員,繼續以不同方式凝聚海外學者專家的知識與智慧向政府提供建言。散布在海外的國建聯誼會會員有數千人,不僅隨時為台灣建設提供卓見,聯繫海外學人,克盡為國建言之功,且能針對國家需要,隨時物色專才回國服務。有些地區的國建聯誼會定期舉辦大型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政府高級官員、民意代表及學者參加,使得國建會的效益在海外更加發酵,也更凝聚海外僑胞對台灣的關懷。
很多參加過國建會的海外學人不斷的回國貢獻所學,這也是國建會舉才的成果。還有因為參加國建會後,促成決心回國服務發展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回國服務的學人在學術研究機構及大學執教的為數甚多。
以成本效益觀點來分析,政府舉辦國建會雖然看來所費不貲,但等於政府最初只出機票與住宿費用以及一些行政開銷,每年找來一兩百個國內外專家免費諮詢,已經太划算了。加上上述諸多後續效應,其利益何止當初成本的千百倍。(中國大陸近幾年也開始仿效這種做法。)
國建會的轉型
國建會開辦初期,由於台灣內外處境困頓,政治上仍然處於戒嚴期間,言論格局受限重重,國建會提供了許多建言是當時國內政治氛圍不敢言、不能言的,對促進台灣民主化及自由化有一定程度的貢獻。但隨著國內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及政治民主化各方面高度發展與變遷,加上海外學者有不同的管道提供建言,導致國建會慢慢失去它原有的功能與必要。這從作者前後各自參加過三次國建會的經驗中可以體會出來。國建會召開期間媒體報導的分量從初期的頭版新聞慢慢掉到中期的中間版,到1995年最後一次,媒體報導就相對很少。開會天數也由初期的兩周半(17-18天)減到中期的10天左右,到1995年只有6天。也意味國建會的重要性也逐漸失去光彩。媒體甚至譏諷國建會為政治大拜拜。
此外,政府也逐漸取消對海外各地國建聯誼會的補助。海外各地國建會在沒有新血,經費來源也斷絕的情況下,紛紛轉型,開始吸收當地的新會員,老幹新枝,成為當地來自台灣的海外華人專業團體,每年仍舊在各地舉辦各式各樣的研討會,提供建言,對台灣朝野都有助益。
華府國建聯誼會
由於地處華府都會區,美國聯邦政府以及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處所在地,人才鼎盛,天時地利人和,華府國建聯誼會是海外數一數二的海外國建聯誼會,會員300多人,1975年成立以來至今已經步入第36年,會務在歷届會長及幹事們的齊心努力下仍然蓬勃發展。在1999年開始變更會員入會資格,改以推薦方式邀請本地學者專家加入為會員,可謂老幹新枝,歷久彌新。
結論
在1972-1995長達廿四年期間,海內外學人透過國建會的召開,已經替國家建設、社會發展與政治民主化提供許多貢獻,引導過政府與民間度過一段漫長而艱辛奮鬥的歲月。而國建會促進國家建設人才的增加與交流,效果更是非凡。
本文簡述國建會創辦之歷程,檢討其成本效益,可以發現,台灣政府在1970年代初期舉辦國建會的確有遠見與魄力,就如台灣首創出口加工區,設置新竹科學園區,造就東亞四小龍的奇跡一樣,台灣政府當局能在那時候舉辦國建會的確是高瞻遠矚。我們這一輩參加過國建會的成員可說在創造歷史中是有份的,也許可說是很幸運能在這波歷史洪流中,有幸參與其中。最後們在此向當年創辦與設計召開國建會的前輩表示敬意,這些包括李國鼎、孫運璿、蔣彥士、費驊、許水德等當時與我們一起開會的幾位部會首長。此外,國建會自1972年開始舉辦時,蔣經國先生剛出任行政院長,1978年開始擔任總統直到1988年初逝世,對國建會的舉辦都非常支持,每次都親自接見參加的成員;李登輝先生繼任總統也延續這種傳統。由於國家領袖的重視,使國建會更能發揮其功能。
作者:在參與國建會活動期間,呂崇基先後曾經服務於世界銀行,國際糧農組織,與美國國務院,曾任華府國建會會長(1992)。溫英幹服務於世界銀行,曾任華府國建會召集人。
本文中文及英文版本刊登於Edward I. Wan主編,【Evolution and Impact of the ChineseAmerican Professionals Associaiton of Metropolitan Washington DC (CAPA) 華府國建聯誼會的演變和影響--華府國建聯誼會36週年紀念文件】,華府國建聯誼會出版,2011年12月30日,頁22-27。這裡只刊登中文版。原稿附有相片,這裡從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