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從王永慶的人生哲學看基督徒的奉獻與免於負債


從王永慶的人生哲學看基督徒的奉獻與免於負債
溫英幹

最近被人尊稱台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先生於2008年10月16日在美國去世,普受各界哀悼。大家對他的經營手法都很佩服,但使人最感念他的還是他的勤儉謙卑的做人態度及慷慨捐獻行公益、幫助弱勢者的慈善義行。王永慶先生是一位值得大家效法敬佩的人物。
王先生去世後第二天聯合報第一版刊出兩則「王永慶的人生哲學」: 一、一個人不可能回憶自己出生的情形,也永遠想不到自己何時死亡。所以在活著的時候,要時時提醒自己,趁活著的時候多做一點對大眾社會有益的事。等到我們死了以後,還會有人想念我們、讚許我們,才算對人生有交代。 二、財富是社會暫時請我們保管的錢,一定要好好的使用。
王永慶先生的作法、想法都很好,令人欽佩。但是從屬靈的觀點來看,聖經所教導的原則就與王先生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 一、基督徒所做的一切,目的是為了榮耀「真神」,做好事是真神的吩咐,而不是為了死後有人想念我們。 二、我們所有財富的所有權都是屬於真神的,我們只是對真神託付給我們的財富作忠心管家而已,當然要好好使用屬於神所有的財富。
據統計,整本聖經中有2350節講到錢財,可見聖經重視基督徒的理財原則與理財方式。我們也因此看到,多數人處理錢財的方式與神的理財原則相反。正如聖經提到:「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以賽亞書五五章8節)錢財越多越好嗎?思想一下聖經的教導:「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 」 (箴言十五16)上帝並沒有反對基督徒富有,但富有的目的不是爲了享樂,而是為上帝的榮耀作事—傳揚福音及幫助別人,也就是榮神益人,這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概念。
雖然基督信仰的觀點與王永慶的觀點不同,但有多少基督徒能夠行的出基督信仰?相比之下,王永慶先生的義舉可能使很多基督徒為之汗顏。
本文擬用聖經的原則來看基督徒如何能遵行神的的旨意來處理我們的錢財,重點放在我們對神的奉獻以及處理債務問題。
一 管家概念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們所「擁有」的財物—房子、車子、傢具、金錢珍珠財寶,其實並不是屬於我們的財產。雖然在世上,這些財富的所有權是屬於個人,但在屬靈層次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屬於神,是神所賜的。因此神有所有權或擁有權。
我們的賺錢能力也是神所賜的。「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 神, 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給你的, 為要堅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 像今日一樣。」(申命記八章18節)在歐美先進國家的人民普遍來說生活條件比較好,得以享受物質的豐盛,也是神所賜的。「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傳道書五章19節)
但基督徒生命的目的不在於享樂,而是在於榮耀神。「無論做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哥林多前書十31) 因此我們在生活上的優先順序應該是先求神的國與神的義,如同主耶穌教訓我們的,「你們不要求喫甚麼, 喝甚麼, 也不要罣心。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 你們的父是知道的。你們只要求他的國, 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路加福音十二章29-31節)
我們要含著感恩的心體認到神創造萬物,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屬於神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裏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 (歷代記上二九章11-12節)「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屬耶和華─你的神。」 (申命記十章14節)當我們承認神的主權(ownership),我們對每一筆金錢的使用就成為屬靈的決定。
由於我們承認神在錢財上的主權,所以要放棄「所有權」,將錢財轉讓給神掌管。既然錢財都是屬於主的,我們是以管家的身份來使用錢財,因此要作一個良善、忠心(good and faithful)的好管家,也就是好僕人。「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路加福音十六12)
二 學習奉獻
錢財是神託付給我們保管使用的,目的在榮耀神。神使人富有的目的是為神使用,而非為自己享樂。首先要學習理財的功課是奉獻,這也是最好的蒙福之道。奉獻的好處是—更加親近主,造就更好的品格。「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 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提摩太前書六章18-19節)奉獻也使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 有施散的,卻更增添;有吝惜過度的,反致窮乏。 好施捨的,必得豐裕;滋潤人的,必得滋潤。」( 箴言十一章24-25節)
美國是很蒙神賜福的國家,可以從他們慷慨的奉獻及作慈善事業看得出來,特別是許多大企業家;例如投資專家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及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夫婦(Bill & Melinda Gates),他們將財富的大部份都捐獻到慈善公益基金,款項龐大,他們的慷慨令人敬佩,也是受基督教影響國家的優良傳統。
可是我們也看到許多基督徒都奉獻不夠。雖然保羅說過,「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這話是真的。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九章6-8節 )但許多基督徒只讀了本節經文的下半截,卻忘記神的意思--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以致在奉獻的事上虧欠神很多。
三 兩種奉獻
我們看一下聖經教導的兩種奉獻:十一奉獻以及慈善捐獻;後者可以稱為借錢給神,
十一奉獻
舊約的規範十一奉獻應該是大多數基督徒要遵守的規範,而且是起碼的求。「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 (瑪拉基書三章10節) 「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這樣,你的倉房必充滿有餘;你的酒醡有新酒盈溢。 (箴言三章9-10節)「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加福音十二章48節)。
有人說:基督徒沒有奉獻給神等於搶神的錢。 「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 ( 瑪拉基書三8)原因可能由於不安全的恐懼,沒有認識到如何依靠神。雖然在新約中沒有規定基督徒必須要遵行十一奉獻,但基督徒在神的恩典上所領受的比舊約的猶太人還多,因此傳統上,教會希望基督徒能夠奉獻收入至少十分之一。
借錢給神
另外一種奉獻,是捐獻給慈善機構,我們稱之為借錢給神,主要在十一奉獻之外幫助別人,特別是弱勢團體—貧窮的,有病的。不只是奉獻給神的事工,也將自己的時間、金錢以感恩的心,分給別人,祝福別人,幫助別人,或捐給慈善基金幫助窮人或災民。這種善行有如借錢給神,神必報答。「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 (箴言十九17)
基督徒理財專家薄來瑞(Larry Burkett)曾經說過:「神使基督徒富裕的原因:讓他有足夠的財富去供應別人的需要。」也就是聖經所說的:「你們既然凡事富裕,就可以慷慨的捐輸,使眾人藉著我們,對神生出感謝的心。」 (哥林多後書九11新譯本)著名神學家巴克萊曾經提到一個聖經原則:「人絕對不會因為贈送禮物給別人而變窮;凡愛神、愛鄰舍的人,神的豐盛必多給他。」
以上的經文鼓勵基督徒多奉獻在神的事工上,理由是我們所有的財富都是屬神的,我們只是神的管家。但並不是像所謂繁榮神學或成功神學所教導的,如果我們肯奉獻,神就賜給我們更多物質上的豐富。繁榮神學強調的是個人得富足,「管家神學」則強調神的主權及用管家的心態來管理錢財。
四 實踐情況
遺憾的,雖然基督徒都知道要奉獻,有許多基督徒很慷慨的奉獻,但還是很多基督徒捨不得奉獻。根據巴納研究組織(Bana Group)2010年一月26日到二月2日之間對美國1008位成人所作的隨機抽樣調查,在2009的全球金融危機時,有48%的人減少對非營利機構的奉獻,29%的人減少對教會的奉獻。【註1】
同樣研究指出,「儘管經濟情況混亂,美國人的慷慨在某一個方面仍然保持相對穩定。」。有7%的成人報稱他們的奉獻金額不低於他們收入的十分之一。這7%堅持十一奉獻的人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十一奉獻的標準,降幅為5%——7%。十一奉獻包括了對教會和其他慈善機構的奉獻,在福音主義者中的比列最高(福音主義者中24%的人至少奉獻出他們收入的十分之一),這個比例在非主流新教徒中為13%,常去教堂參加禮拜的人中為11%,未重生信徒中為10%。調查同樣顯示出收入水準與十一奉獻無關:僅有9%的高收入者至少奉獻他們收入的十分之一,11%的低收入者剛好奉獻他們收入的十分之一或與十分之一相等的等價物。(資料來源同上註)
巴納研究機構歷年來的調查報導,2000年代前十年美國人有實行十一奉獻的人口比例約在5-7%之間。【註2】 例如2003年的調查所得到的結果,美國人平均有5%的家庭每年將稅前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非營利機構,其中4%是奉獻給教會。宣稱自己是重生的基督徒,約7%的人奉獻十分之一給教會。18%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沒有奉獻任何錢給教會。2003年統計重生基督徒佔總人口的38%。其中十一奉獻比例最高的是福音派基督徒(14%);積極信仰經常讀經禱告的基督徒(12%),非裔美國人、靈恩派、重生基督徒、及收入高於6萬美元的家庭(7%)。實行十一奉獻最少的社群為天主教徒(1%)、非重生基督徒、35歲以下人口、及收入較低者(2%)。巴納機構認為給教會的奉獻可能一直保持上述比例,除非教會領袖能教導鼓勵會眾奉獻。教會領袖必須說明異象,使會眾能認同支持,但不能千篇一律,希望會眾奉獻。有些基督徒覺得錢是他們辛苦賺來的,可以憑自己喜好自由運用,其實忘記賺錢的恩賜都是神所賜的。【註3】
五 免於負債得自由
基督徒除了慷慨奉獻之外,或者說所以能夠慷慨奉獻,是因為減少欠債,或是沒有債務。當我們將債務都付清了,特別是最重負擔的房屋抵押貸款,就可以無債一身輕,也可以多多奉獻給神的國度來使用。
聖經將欠債者視為奴隸──欠債可能成為一種咒詛。「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 (箴言二二章7節) 雖然聖經對於何種狀況下舉債可被接受保持沉默,但聖經的原則是儘量不要負債。舉債只能偶爾為之,不要變為常態。美國家庭一般最大的負擔是房屋抵押貸款,而且認為抵押貸款的利息可以當做免稅工具。其實免稅的功能並不如所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能保證能將本來要還給抵押貸款的錢當做投資,投資報酬率高過抵押貸款抵稅後的利息支出,那麼抵押貸款才有意義。加速還清房貸有幾種方法,例如縮短貸款年限,每月增加還款數額以減少本金,或用退稅、外快等用來償債。其次避免用信用卡欠債,因為信用卡是名副其實的高利貸。如要還債,信用卡債務應該儘早先還清。
當我們家庭債務很少時,一般生活費用是相對少的,就有餘錢來做別的事,例如多奉獻在神的國度裡。當我們債務太多,夫婦都必須外出工作以維持生計,如果有一方失業,就會影響到房貸無法付出的窘境。一個國家也是一樣,政府不能長期寅吃卯糧,債臺高築,像今日的歐美國家,引發債務危機。
教會也是一樣。隨然教會在建堂時靠著信心,但也要考慮教會的需要,避免過度及太快擴張。例如位於南加州的水晶大教堂(Crystal Cathedral)因為經濟不景氣及教會內部問題導致會友奉獻金額銳減而於2010年10月18日宣告破產,進入破產保護程序。該教堂會眾一萬人,可同時容納2800人在同一時間敬拜。過去每年奉獻收入近4000萬美元,但2009年會友奉獻銳減到1880萬美元, 比2008年的2660萬元更少。平日開支及在世界各地放映電視節目的開支,使該教堂負債4800萬美元,債權人有550個單位,遍佈美國。4800萬的欠債,包括3600萬的抵押貸款以及1200萬其他的債權人。我們看到水晶教會理財的主要問題是太多的負債,其神學思想是繁榮神學的一種。諷刺的是舒樂曾說「教會沒有金錢問題,教會只有想法問題」(No church has a money problem; churches only have idea problems.) 【註4】
六 結語
1、 王永慶先生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慷慨大方資助公益事業,而沒有將財產據為私有。但他的人生哲學是與聖經的教訓不同的。如果基督徒完全遵守聖經的教訓,相對的慷慨程度不會比王先生有遜色。但真正願意信靠神,恪守十一奉獻的基督徒比例很少,值得基督徒努力奉獻,作神產業的好管家,而不是將神的產業據為私有。此外基督徒最好避免負債,無債一身輕的基督徒,可以為主作更多的事。
2、 教會或福音機構在運用收到的奉獻時也要好好使用,作神產業的忠心管家。也要注意不要負債或浪費。我們看到很多教會或福音機構在錢財上沒有忠心管理,水晶教會就是一個例子。

本文原載於神國雜誌第23期,2011年3月,以筆名<文遠至>刊登。

註釋
1 經濟危急對教會的影響——教會應對方式,環球華人基督教新聞社,2-11-2010,參見http://www.gccpost.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 =226:2010-02-11-05-51-03&catid=44:economy&Itemid=403。原來資料來源為Bana Group之調查,The Economy’s Impact on Churches: Congregational Budgets。 http://www.barna.org/barna-update/article/18-congregations/327-the-economys-impact-on-churches-congregational-budgets-part-1-of-3。
2 New Study Shows Trends in Tithing and Donating ,4/18/2008。http://www.barna.org/barna-update/article/18-congregations/41-new-study-shows-trends-in-tithing-and-donating.
3 參見Giving to Churches Rose Substantially in 2003,4/13/2004, 參見Giving to Churches Rose Substantially in 2003,4/13/2004,http://www.barna.org/barna-update/article/5-barna-update/138-giving-to-churches-rose-substantially-in-2003?q=money
4 Bankruptcy in the Cathedral, Christian WorldView, 10/25/2010, http://thechristianworldview.com/tcwblog/archives/tag/robert-schulle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