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從客家歷史淵源、文化經濟看福音進展




登上永恆的方舟--從客家歷史淵源、文化經濟看福音進展

溫英幹

個人身世
我是道地的客家人,在臺灣省新竹縣橫山鄉的鄉下長大。據統計,該鄉客家人口佔90%以上,是典型的客家庄。1 那裡有我們溫姓族人的聚落以及祖墳、祠堂。祠堂名號為「太原堂」,表示我們家族來自山西太原,其實是源自唐朝時代。根據族譜,我們溫姓這支從太原南遷到江西贛南,先祖肇基公被派到廣東梅州(梅縣)為官,舉家南遷到梅州定居,為第一世祖。
清朝時,客家人也隨著閩南人,渡海移民到臺灣。嘉慶年間 (1800年前後),我的先祖十七世恭信公與祖婆帶著兩個兒子,從廣東梅縣來臺謀生,長子名阿興,次子後來不幸在苗栗失蹤,不知何名。阿興就是族譜所載的十八世祖朝興公。朝興公生三個兒子,其後人到新竹鄉下發展,立下祖堂於今橫山鄉鄉下,族人就在山邊落腳,後代至今已有數百人。從來臺先祖恭信公開始,我是第六代。
小時候就在大家族中成長,父母親一輩大都多子多孫。先父先母生有三兒五女,一家十口都靠先父一份小學校長的微薄薪水,艱難度日。有一位與我們來往密切的堂伯父季禎公,與伯母一共生有八男六女(早期另生有兩男早歿),而季禎公活到九十二歲才過世,其孫輩內外將近五十位。其他堂伯叔及長房的族兄,與先父年紀相若的,也多長壽,活到八十幾歲。
在二次戰後物質條件及醫療設施缺乏的情況下,一般人的壽命大約只有六十歲,而居住鄉間的族人及其他客家鄉親活到八十歲以上的耆老比比皆是,是很有意思的現象。2

客家源流
從以上背景所述,可知客家人源自中國大陸的中原漢族。漢族始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之後,居住在華北及華中一帶,以漢朝為名,稱為漢族,以別於其他外族等「夷狄」之邦。漢末晉初,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個異族(五胡)時時入侵,漢人無可奈何,相繼南遷,逐漸形成客族。
西晉末期,五胡亂華,西元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植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從洛陽遷都至建康(今南京)登基,是為晉元帝,歷時五十二年的西晉滅亡,東晉開始。當時一大批皇親貴族、文武百官及士紳名門紛紛向江南遷移,甚至遠到還是蠻荒之地的福建、廣東。這一批移民就是客家人的祖先,當時各地區來的移民各自在家門標示故鄉名稱,從河南潁川來的,就是潁川堂;從隴西來的,就是隴西堂;我們溫氏來自山西太原,就是太原堂。
不過學者考證,晉元帝時(327年)曾因當時南遷者失掉戶籍成為流民,因而下詔使流民有客籍,稱為給客制度。這時候的客籍人士也包括現在福建及臺灣的閩南人。3 唐朝末年黃巢之亂,蹂躪各地,當時居住在江西一帶的居民,又向東南遷移,至福建寧化。宋朝時遼金入侵,江淮居民又紛紛南遷到廣東、福建。當地政府為分別原先居住的畬族與遷來的漢族,將前者列為主籍,而外來的漢人稱為客籍。這種主客之分,就是現今客家名稱的來源。4 明朝流寇之亂,又引起另一移民潮。可以說,東晉南遷是客家人的起源,宋、明時期再遷則為客家族群形成的主要時期。
清朝康熙年間開始,客家人在廣東地區因為人口增加,生活不易,又開始向東南亞及臺灣遷移,甚至到海外的美洲、歐洲及非洲。遷移到臺灣的大多隨閩南人之後。由於閩南人來臺較早,佔有平地,客家人因而多半住到山區,特別在桃園、新竹、苗栗一帶,之後又攀山越嶺,抵達了花蓮、臺東。由於客家人屬於弱勢族群,又聚集而居,因此表現較為團結。也因客家人多居住於山區或交通不便之處,可以保留中原語言及風俗,形成客家人特有文化。
在臺灣,過去客家人與其他族群,特別是閩南人很少往來,也不太通婚。如果客家男人娶閩南人為妻,左鄰右舍都會投以奇異並鄙視的眼光。戰後隨著大量所謂外省人隨國民政府遷來臺灣,經過教育普及、經濟發展、出外就業而將各方族群融合在一起,彼此通婚日漸普遍,族群之間的分際越來越淡薄。因此政府早已於多年前廢除籍貫制度,要統計誰是客家、誰是閩南或外省人就比較困難,特別是都會區。但居住客家庄的多數鄉親仍然保持許多傳統習慣,例如,祭祖掃墓就是客家族群一年一度的盛事。

客家人的文化特質
綜合本人從客庄長大的經驗以及各家說法,客家人的社會、文化、精神特質大致可歸納為以下數項:5
一、刻苦耐勞:客家人經常顛沛流離,落籍他鄉後,要肯吃苦耐勞,才能生存。因此不論男女,都需勤勞操作。
二、冒險進取:客家人遷居他鄉,最後落戶山區或鄉間,養成冒險犯難的精神、堅忍不拔的品格,以及遇事百折不撓的個性。有客家血統的名人輩出,遍佈軍政、文教及工商業界。6 客家人很會做生意,在南洋一帶許多大企業家都是客家人。7 客家人在外謀生,人丁單薄,因而養成重義氣、願意幫忙朋友的精神。
三、儉樸質直:由於生活困難,養成客家人儉樸的風氣。從小父母便教導:絕不可浪費資源,因此食不可剩飯,衣破可再補,有衣有食就已知足。特別是婦女節儉,有時成了小氣。但待客豪爽,為了面子,出手還是很大方。
四、尊重婦德:客家婦女刻苦勤勞。早期因為許多男人到外地謀生,留下婦女在家養育小孩,還得下田工作。宋朝直至民初,婦女纏足之風甚盛,只有客家婦女不纏足,因為要下田工作(我的外婆在臨盆時才從田間走回家生產)。客家婦女在家地位很高,也是因為她們常需獨挑大樑。有網路文章稱「特定的歷史條件和惡劣的山區環境以及沉重的封建枷鎖,使客家婦女成為迥異於漢民族各系的一個特殊的女性群體。她們憑藉一雙『天足』,從唐宋到明清,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從贛南閩西到粵北嶺東,從黃沙古道到山路田埂,無處不是她們艱辛的腳印。她們用涓滴的乳汁哺育著這個多難的民系,她們用勤勞、樸實和智慧延續著千年不衰的客家文明。」8 這段描述的確說出客家婦女堅忍不拔的性格。我所認識的客家婦女,從長輩到自己的妻子及周遭客家親友,都看出這種遺傳的性格。
五、團結自守:客家人開墾山地,必須合群奮鬥,互相幫忙。還得團結一致以抗外侮。由於團結,家族制度也強調孝順父母及敬拜祖先。他們固守風俗,不與其他族群來往,因此也養成自以為是及剛愎自用的心態。9
六、自重自尊:客家本源於中原貴族,由於南遷為客,因此和其他族群來往時,養成較強的自尊心。由於過度自尊,也會成為過度自負。而客家人遇事不退縮、重義氣、重然諾,因此有「硬頸客家人」之說。
七、文風鼎盛:客家人幾世紀以來中原士族南遷,因此在大陸的客家人聚集的城市如廣東梅州,自古文風很盛,文人輩出。但移民到臺灣的,大都為生活所迫,離鄉背井,多為務農;到東南亞的則較多從商。在臺灣的客家人,也許傳統上以士人為首,惟有讀書高,因此對讀書人相當重視。例如我們這支一直在鄉下務農,晚清及日據時代,讀書人不多,如有考取師範或大學的,極受族人尊重。在臺灣,由於客家人出身較為辛苦,因此早期選擇讀公費師範學校的很多。如果讀了大學,很多客家人喜歡報考公家機構,因此據說臺灣的公務員中,客家人比例很高,只是未有正式統計。

客家人的金錢觀
客家人知道維生不易,除刻苦耐勞外,也衍生不少處理財務的原則,表現在客家諺語上。10
一、不欠債:忍嘴不欠債;欠字壓人頭,債字受人責;多賒成債,久債難挨;債多人不愁,蚤多皮不癢(諷諭欠債者不還錢的心態)。
二、不借錢:借錢時桃園三結義,還錢時劉備借荊州;要人出錢,恰似戽斗水上天;人求我三春風,我求人六月雪;朋友不談錢,談錢多牽連。
三、不賭博:有錢賭博,無錢做(著,衣服);輸錢皆因贏錢起;家有三桌賭,勝過做知府(諷諭賭博者之沉迷及不可自拔)。
四、不浪費︰賺錢如針頭挑刺,使錢像大水沖砂;冤枉錢,水流田,血汗錢,萬萬年。

這些理財原則雖然源自儒家思想,卻與聖經原則相似。例如不可欠債,「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箴言22:7)要努力工作,「做工懈怠的,與浪費人為弟兄。」(箴言18:9)聖經雖然沒有提到賭博,但賭博的基本原因是貪財,而「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10)

福音失落族群
綜上所述,客家人雖然源遠流長,也往往引以為豪,但客家人在主裡竟是失落的族群!以臺灣地區1975年的統計而言,基督徒人數只佔當時1300多萬總人口的0.3%(約5千人),低於福佬人的1.4%(13萬7千);而所謂新住民(舊指外省人)佔10.1%(13萬3千),原住民則高達33.3%(10萬5千)。11
有人認為客家基督徒比例低是因為客家人強調拜祖先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對福音有所抗拒,成為傳福音的硬土。但同樣在臺灣的閩南人(福佬)對祭祖也很重視,他們信主的比例則比客家人高很多。原住民對祖先的精靈崇拜也很盛行,卻是信主最多的族群。
其實,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客家人一直沒受到海外宣教士的注意。在清朝及日據時代,宣教士比較注重原住民之間的宣教工作,其次是閩南人,而對居於其間的客家庄卻鮮有宣教士進駐。聖經說得很好,「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馬書10︰14)沒有人傳道給他們聽,他們就不會認識耶穌。12
近幾十年來,臺灣教會向客家人傳福音的情況已大幅改善。客家福音協會於1978年成立後,積極在客家庄從事福音工作,並於2005年提出十年倍增計畫,希望在2014年之間,客家信徒及教會數都能夠倍增。目前檢討成效,雖然只達目標的一半,也比以前好多了。同時針對客家人重視祭拜祖宗的文化,客家福音協會也依照聖經原則提出可行的紀念祖先及主持喪禮的儀式供客家基督徒參考,對傳福音是一種突破。13
客家人需要福音。我們應該從周遭的親友開始,為他們得救禱告,常向他們作見證、傳福音。神愛世人,必要使客家人的靈魂得救,活出豐盛的生命。我以生為客家人為榮,也希望我最愛的親人、友人能認識神,信主得救。神很恩待我們,我和妻子是雙方家族最早信主的,經過多年的禱告與見證,雙方家人皆已多數信主,包括父母及多數兄弟姊妹。我們會繼續禱告,盼望還沒信主的家人與族人都能早日得救。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傳16:31)


1. 引自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為主贏得客家—代禱手冊》,2007年1月,31頁。
2. 以上有關資料,有關溫姓源流參見溫姓大族譜編輯委員會編,《溫姓大族譜》,1995年4月,臺灣;有關作者的家世,參見溫英幹編,《溫姓十七世祖恭信公來臺祖來臺始末》,2002年3月未出版,只印發供家族使用。
3. 或稱福佬、河洛、鶴佬;客家人對閩南人的稱呼發音較類似「學老」,真正字義不詳,參見維基百科「閩南語系」條,http://zh.wikipedia.org/wiki/鶴佬人。
4. 陳運棟,《客家人》,聯亞出版社,1978年,6-13頁。
5. 參見夏忠堅,《隱藏的一群—臺灣客庄和客庄教會》,教會更新研究發展中心及客家宣教中心印行,1983(?)年, 9-12頁;陳運棟前引書,378-38頁。
6. 參見客家大百科,客家人物,http://www.hakkasky.cc/wiki/catnavi-catinfo-5.html 及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著名客家人列表。
7. 參見2009年廣東梅州「世界客商大會」網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20b56e0100co4d.html
8. 「客家婦女在客家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參見網頁:http://city.xizi.com/h/200908/33275.shtml
9. 上述客家大百科網頁,客家女,參見網頁:http://www.hakkasky.cc/wiki/doc-view-833.html
10. 參考陳運棟前著, 197-198頁。
11. 轉引自曾政忠、邱善雄、溫永生、吳瑞誠:《客家宣教新浪潮—在所定的日子,達到倍加》,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8年5月, 30頁。目前臺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廣義(祖先為客家人)及狹義(祖父母是客家人)做抽樣調查統計,得到廣義608萬,佔總人口26.9%,狹義508.8萬,佔22.5%。(資料來源http://homepage.ntu.edu.tw/~psc/pop_news9311/111101.htm)以狹義客家人口五百萬推算,約佔兩千三百萬總人口的22.5%,如果基督徒比例不變,則客家基督徒只有約一萬五千人。
12. 同上引書, 30-31頁。
13. 參見前引書,及《基督教客家福音協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1978-2008》中相關文章,參見網頁:www.chea.org.tw

作者小檔案
溫英幹,臺灣元智大學特聘教授及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曾擔任臺灣客家福音協會委員。

原載在美國發行之神國雜誌,第十九期,2010年三月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