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產業政策》發展台灣製造業的2大關鍵策略




2008/09/30 - [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D4版]

《產業政策》發展台灣製造業的2大關鍵策略 *

【鄭治明、溫英幹】

  過去台商一窩蜂到大陸投資,使得台灣的製造業,特別是傳統製造業出走,形成產業空洞化,也連帶引發失業問題。結果,產業空洞化使台灣本土經濟規模無法達到,勞動生產力無法提高,成本不能降低;也無法從「做中學」激發技術進步與創新。更嚴重的是本土製造業的生產,研發與管理團隊因而減弱流失。

  因此在強化台灣製造業的同時,必須發揮台商在大陸大規模生產利基,讓其效應也能延伸到擴大台灣製造業的生產規模,促使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使技術進步與創新如雨後春筍般引發開來。

  台灣在發展製造業上具有許多優勢,例如高級人力素質、過去經濟奇蹟所累集的經驗與成果(諸如每人所得在開發中國家名列前茅、完整的產業架構、扎實的的基礎建設)、世界級的光電、電機產業、優越的地理位置、治安、民主政治與司法體制等等都是。

  兩大策略提升製造業地位

  掌握相對優勢,發展製造業的策略是多元化的,也是全面性的。但是我們要強調一項全世界很少國家可以推動,而台灣有條件採用的發展策略;我們稱之為「台灣發展製造業的關鍵策略」。這裡提出兩項:一是在本土發展與大陸區隔的上游產業,二是積極開放外勞市場,但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對引入的外勞作有效的管理。

  1.發展與大陸區隔的上游產業

  我們從過去半世紀以來,台灣對日本的貿易關係發現,台灣一直都是處於對日本大幅入超的情況,從來沒有逆轉過;主要因為日本掌握很多台灣無法生產的關鍵零組件─例如汽車引擎及一些高科技產品。也就是說日本掌握台灣無法取代的「上游」區塊,台灣必須依賴日本的核心技術的產品與服務。

  同樣的,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方面也要發展大陸無法取代的「上游」產業,使台灣與大陸的製造業可以互補互利,達到雙贏的經濟成長。

  與日本不同的是,台灣現在正處於一個獨特的地位,可以達到上述生產與大陸區隔的產品的目標。

  首先,台灣在上游零組件的生產優勢是來自於在大陸的生產線上下整合所創造的規模經濟,從做中學激發技術進步,從擴大的營收中得到R&D的經費來源。如果沒有這種規模經濟,就無法產生區隔市場與產品的潛力。而一旦開發出這種「潛力」就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使關鍵零組件的生產技術更加精良,並開發新的技術;同時也使下游產品生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其次,台灣和美國、日本的緊密關係也因台灣對大陸市場的銷售通道而加強台灣的零組件技術。例如,日本的爾必達與力晶在台灣及大陸生產12吋晶元片,就是因為日本爾必達相信台灣的合作廠商可以幫助它深入大陸。

  有兩個因素影響台灣廠商的動態調整,避免投資風險:一是許多台商在大陸多年投資並成長,他們現在已經擁有資源可以轉投資到東南亞地區,如果他們一直在台灣,則因為經濟規模比較小,就無法產生足夠的資源作轉投資。

  另外,台灣還有一項獨特的情況,就是過去在台灣升學的僑生,以東南亞最多,這些僑生和台商很久以來都密切合作,成為彼此拉拔的力量。

  就如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IU)最新發表2008年全球IT產業競爭力指數調查,台灣IT產業在研發環境指標為全球第一,在全球IT產業競爭力排名從去年第六名躍升到第二名,僅次於美國。一旦台灣製造業的基礎建設質量提升,生產規模大幅增加,產業競爭力在全球名列前茅,那時在大陸的產業佈局與互動程度方面,我們會俱有可進可退的主動地位。

  2.適度開放外勞

  具體而言,首先要規範外勞工資由外勞自由市場決定,與本國勞動工資脫鉤;但外勞可以享用我國健保,勞保等社會福利。

  我們必須特別聲明:我們所謂的外勞是不包括陸勞的,而是主要來自東南亞的勞力。

  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和美國一樣,本國勞工和外勞都要適用最低工資,但這種認知不完全正確。來自先進國家的外商們來台灣或到其他國家投資,他們的幹部所領的薪水都是比照他們自己國家的薪資還加上各種補貼。他們的薪水與地主國所雇用的員工薪水是脫鉤的。我們用同樣的思惟逆向思考,也可以將外勞工資與本國工資脫鉤。

  為使此項政策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要有政策保障本國勞工,並使其就業率增加。譬如,製造業廠商每增加國內就業者一名,就可以獲淮使用4名外勞;並且要在台灣特定地區設立有如從前加工出口區的外勞專區(包含良好的住宿、醫療、娛樂等基本生活設施)。同時我們也必須對外勞仲介機構嚴加監督,使其作業透明化,讓外勞真正獲得應得的工作報酬;保障外勞不受剝削、欺騙或虐待(政府可以邀請並資助社會福利與宗教團體參於監督)。

  此外,外勞與本國人就業並不必然排擠;只要滿足供應面經濟(S upply-Side Economics)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經濟大餅會越做越大,製造業就業首先增加,進而引發服務業就業的增加。結果總體就業提升,也會降低自然失業率(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在此要對關心外勞權益的宗教與社會福利團體指出:如果不被欺騙剝削,外勞在自由市場所得之薪資是其在本國薪資的3到4倍,再加上勞、健保的福利,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機會。所以如果真正悲天憫人,關心世界南北差距,就應該設法使全球化帶來的利益為更多外勞所享,而不可執著於爭取外勞工資與本土勞力工資相等一致,結果只讓少數外勞享受台灣經濟發展的果實。

  事實上,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大量引入外勞,也不是所有國家能夠發展製造業的。譬如,在許多歐美國家就因為引入外勞而造成移民潮,使其社會福利系統受到嚴重的衝擊。又如許多中東國家能夠引入大量外勞從事營建工作,管控自如,不曾產生問題;像科威特,杜拜等國的外勞人數己超過其本國人口。

  台灣因為地理、文化、語言、法制等因素,是可以大量引入外勞,只要周詳規劃,有效管理,是不會有嚴重後遺症的。

  今日兩岸關係緩和,互動加強;另方面,因為大陸新勞動法的實施,土地與賦稅優惠之減低,使台商回流的意願增加。新政府應該抓住這個契機,以大規模引入外勞為關鍵策略,配以其他利多之產業政策,擴大國內製造業的規模,與大陸生產線結合互補,而建立世界級的生產規模。

  千萬不要因為目前過度傾斜的產業外移而放棄製造業,轉而專注重服務業。台灣絕不可以放棄製造業!我們絕對有潛力建造世界級的工業,成為精品製造的世界工廠。當然,這是一种挑戰性的策略,是需要政府拿出魄力來推動落實的。(作者鄭治明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溫英幹為國立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註: 由工商時報發表的本文是另一篇文章<<振興台灣經濟建言 ---- 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縮版。詳細剖析請見另一篇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