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本人之政經評論、家庭與婚姻、聖經與宗教、生活與生命等各方面的文章與讀者分享及交換意見。 座右銘:「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聖經箴言三章5-6節)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振興台灣經濟建言 ---- 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
振興台灣經濟建言 ---- 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 *
鄭治明 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溫英幹 國立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台灣政黨再次輪替後,兩岸關係開展新局。目前馬蕭政府第一輪振興經濟的強心針就是三通與引入大陸觀光客及陸資。換句話說就是積極開放,大膽西進,並且大力發展服務業。但是在此我們卻擬逆向思考, 建議台灣積極恢復發展製造業。因為製造業才是台灣經濟的核心優勢。有製造業支撐的服務業能創造較高的附加價值。 也就是要在製造業的基礎上,達到快速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也主張以積極西進為開端,發展兩岸互補互利的雙贏經貿關係, 但最終以減低對大陸的相對依賴性為目標。 一方面增加兩岸經貿金額規模, 特別要以提昇製造業作為快速啟動台灣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 另方面迅速擴大國內產出與附加價值並且向高端領域拓展,由製造業擴散到服務業, 自大陸延伸到東南亞及中南美等地, 使對大陸的經貿比重反而降低 --- 也就是分散風險,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發展政策。
以下我們分三段論述: (一) 製造業的重要性, (二)台灣發展製造業的優勢,(三)發展台灣發製造業的關鍵策略。
(一) 製造業的重要性
首先,製造業附加價值的增加可以提升非製造業的附加價值。譬如在歐美開發大國製造業的每人每年工資平均比非製造業高出百分之三十;在美國一位美容師或一位廚師的薪資是墨西哥同級的美容師或廚師的好幾倍! 這一現象很大部分是因為製造業的高工資所造成的。服務業的薪水是跟整個經濟(尤其是與製造業)掛勾的。所以製造業發達,製造業薪資所得提高時,相對會帶動對服務業的需求提升,也進而引起服務業薪資所得之增加。
其次, 從經濟發展史來看,世界上任何持續快速的經濟成長都是以製造業的生產/出口的蓬勃發展來啟動的; 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英國、美國、德國、日本以及東亞四小龍等國的崛起均可見証(香港和新加坡雖然地小,早期也靠製造業,近期則靠著鄰近的廣大腹地的製造業,促使服務業的發達,成為經濟快速成長的動力)。
第三, 根據產業關聯表(Inter-Industry Table)的分析,製造業向後關聯的影響度(平均為1.35) 比非製造業的影響度(平均為0.94)高出甚多---表示製造業之需求變動一單位對其他產業影響之總合遠大於非製造業之需求變動一單位對其他產業之影響。
所以積極發展製造業一方面可以帶動製造業工資與所得的增加,另方面可以促進所有產業(包含服務業)都能蓬勃發展。因此我門主張台灣應當發展世界級的製造業,使台灣製造(Made-in-Taiwan)成為世界級精品製造的象徵,進而使台灣成為全世界的精品製造工廠。
(二)台灣發展製造業的優勢
台灣最大,也是最獨特的優勢就是具有大規模生產的「潛力」。 因為要使製造業提升有兩個關鍵因素,第一個是要增加生產要素的效率(生產力增加,成本降低),另一個是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掌握這兩個重要因素的有效策略之一是生產規模的擴大:一方面發揮規模生產的經濟,降低平均成本,另方面經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產生技術進步與創新。
但是這種大規模生產的潛力是由台灣與大陸兩大經濟體相互支撐才能充分發揮的。今天台灣正面臨歷史的機運,那就是大陸的改革開放與兩岸關係和緩。中國經濟近年迅速崛起, 現在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以GDP計算,僅次於美國,日本與德國(如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第二大經濟體);以出口衡量,是全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德國與美國; 相對低工資與高生產力所產生的比較利益使大陸成為世界工廠。 也吸引大量國外投資。
因為大陸對台商的優惠政策, 兩岸語言與文化相同, 使台灣在大陸投資比南韓,日本,美國更為方便有利。因此台灣廠商紛紛在大陸擴建其生產線,在那裡達到有效的,大型的經濟規模。但是我們要警告:把大部份生產線移到大陸對台灣是風險很大的,因為就像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太集中。特別是大陸仍是偏向人治的國家,政策變化很快,例如最近突然發佈保障勞工權益的「勞動合同法」就使得許多台商措手不及,產生集體放棄廠房,「逃出」的舉動。
過去台商一窩風到大陸投資,使得台灣的製造業,特別是傳統製造業出走,形成產業空洞化,也連帶引發失業問題。產業空洞化也使台灣本土經濟規模無法達到,勞動生產力無法提高,成本不能降低;也無法從「做中學」激發技術進步與創新。更嚴重的是本土製造業的生產,研發與管理團隊因而減弱流失。所以我們主張發揮台商在大陸大規模生產利基,使其經由大陸生產基地與消費市場而壯大,同時也要擴大台灣製造業的生產規模;兩岸生產規模相加而成為世界級的經濟規模,促使生產成本進一步地大幅下降,使技術進步與創新如雨後春筍般引發開來。
台灣發展製造業的另一個優勢就是擁有豐沛的高素質人力資源。眾所週知,光復後台灣政府在日據時代所建普及的國民教育基礎上,持續擴大投資, 發展中,高等及職業教育, 為台灣的經濟起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生產因素; 並且將人力資源的品質提升到接近開發國家的水準, 為台灣經濟邁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建構必要的條件。
我們值得在此強調台灣在人力資源方面的獨特優勢: 首先, 過去五,六十年留學制度, 由於時代的因素與世界的環境, 為我國在海外儲備大量人才, 其所累集的經驗、知識、技術、資金及人脈網絡均為我國提升製造業的「潛在」及高品質人力資源。 此外, 五、六十年的僑生教育政策也為我國在東亞、歐美儲備許多可用之人力資源; 其三, 今日大陸所培育的人才菁英散佈四海,只要台灣產業能提供有利機會,也是我國人力資源的潛在新力軍。以上所舉諸特色均為近鄰對手南韓、日本羨慕不已的。最後要指出, 台灣企業家的第二代、第三代大多兼有中,美(甚至中、美、日、歐)教育陶成與文化薰陶,視野寬廣、胸懷世界, 加上家族的奧援, 極有可能在全球化經濟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級的企業領袖。這是大陸制式氛圍中培肓出的菁英所無法望其項背的。所以,在華人世界與國際經濟中台商是可以搶盡先机, 處於主導地位的。
台灣當然還具有其他的優勢; 譬如過去經濟奇蹟所累集的經驗與成果(諸如每人所得在開發中國家名列前茅、完整的產業架構、扎實的的基礎建設), 世界級的光電、電機產業、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治安、良性發展中的民主政治與司法體制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就不再加以深論了。
(三)發展台灣發展製造業的關鍵策略:
掌握相對優勢,發展製造業的策略是多元化的,也是全面性的。 但是我們要強調一項全世界很少國家可以推動,而台灣有條件採用的發展策略。我們稱之為 「台灣發展製造業的關鍵策略」。
這裡提出兩項:一是在本土發展與大陸區隔的「上游產業」,二是就是積極開放外勞市場,但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對引入的外勞作有效的管理。
一、發展與大陸區隔的「上游產業」
我們從過去半世紀台灣對日本的貿易就可以發現台灣「永遠」處於對日本大幅入超的情況,從來沒有逆轉過;主要因為日本掌握很多台灣無法生產的關鍵零組件─例如汽車引擎及一些高科技產品。也就是說日本掌握台灣無法取代的「上游」區塊,台灣必須依賴日本的核心技術的產品與服務。同樣的,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方面要發展大陸無法取代的「上游」產業,使台灣與大陸的製造業可以互補互利達到雙贏的經濟成長。
與日本不同的是,台灣處於一個獨特的地位可以生產與大陸區隔的產品。
首先,台灣在上游零組件的生產優勢是來自與在大陸的生產線上下整合所創造的「規模經濟」,從「做中學」激發技術進步,從擴大的營收中得到「研究發展(R&D)」的經費來源。如果沒有這種規模經濟,就無法產生區隔市場與產品的「潛力」。開發這種「潛力」就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使關鍵零組件的生產技術更加精良,並開發新的技術;同時也使下游產品生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其次,台灣和美國、日本的緊密關係也因台灣對大陸市場的銷售通道而加強台灣的零組件技術。例如,日本的爾必達與力晶在台灣及大陸生產12吋晶元片,就是因為日本爾必達相信台灣的合作廠商可以幫助它深入大陸。
有兩個因素影響台灣廠商的動態調整,避免投資風險:一是許多台商在大陸多年投資並成長,他們現在已經擁有資源可以轉投資到東南亞地區,如果他們一直在台灣,則因為經濟規模比較小,就無法產生足夠的資源作轉投資。另外,台灣還有一項獨特的情況,就是過去在台灣升學的僑生,以東南亞最多,這些僑生和台商很久以來都密切合作,成為彼此拉拔的力量。
就如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IU)最新發表2008年全球IT產業競爭力指數調查,台灣IT產業在研發環境指標為全球第一,在全球IT產業競爭力排名從去年第六名躍升到第二名,僅次於美國。一旦台灣製造業的基礎建設質量提升,生產規模大幅增加,產業競爭力在全球名列前茅, 那時在大陸的產業佈局與互動程度方面, 我們會俱有可進可退的主動地位。
二、積極開放外勞市場
具體而言, 首先要規範外勞工資由外勞自由市場決定,與本國勞動工資脫鉤; 但外勞可以享用我國健保, 勞保等社會福利 。我們必須特別聲明:我們所謂的外勞是不包括陸勞的,而是主要來自東南亞的勞力。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和美國一樣,本國勞工和外勞都要適用最低工資,但這種認知不完全正確。先進國家的「外商」來台灣或到其他國家投資,他們的幹部所領的薪水都是比照他們自己國家的薪資還加上各種補貼。他們的薪水與地主國所雇用的員工薪水是脫勾的。我們用同樣的思維逆向思考,也可以將外勞工資與本國工資脫勾,因為就外勞而言,他們的工資已經比自己國家的工資高數倍,因此吸引他們到國外打工。
為使此項政策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要有政策保障本國勞工,並使其就業率增加。譬如,製造業廠商每增加國內就業者一名,就可以獲淮使用四名外勞;並且要在台灣特定地區設立有如從前加工出口區的外勞專區(包含良好的住宿、醫療、娛樂等基本生活設施)。同時我們也必須對外勞仲介機構嚴加監督,使其作業透明化,讓外勞真正獲得應得的工作報酬; 保障外勞不受剝削、欺騙或虐待(政府可以邀請並資助社會福利與宗教團體參於監督)。此外,外勞與本國人就業並不必然排擠; 只要滿足供應面經濟(Supply-Side Economics)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 經濟大餅會越做越大, 製造業就業首先增加,進而引發服務業就業的增加。 結果總體就業提升, 也會降低自然失業率(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在此要對關心外勞權益的宗教與社會福利團體指出: 如果不被欺騙剝削, 外勞在自由市場所得之薪資是其在本國薪資的三到四倍, 再加上勞、健保的福利,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機會。所以如果真正悲天憫人,關心世界南北差距, 就應該設法使全球化帶來的利益為更多外勞所享, 而不可執著於爭取外勞工資與本土勞力工資相等一致, 結果只讓少數外勞享受台灣經濟發展的果實。
還有一層, 不是所有國家能夠大量引入外勞, 也不是所有國家能夠發展製造業的。譬如,在許多歐美國家就因為引入外勞而造成移民潮,使其社會福利系統受到嚴重的衝擊。 又如許多中東國家能夠引入大量外勞從事營建工作, 管控自如,不曾產生問題; 像科威特,杜拜等國的外勞人數己超過其本國人口。 但這些國家沒有條件利用外勞來發展製造業。台灣因為地理、文化、語言、法制等因素,是可以大量引入外勞,只要周詳規劃,有效管理,是不會有嚴重後遺症的。
最後要特別指出,台灣製造業無論勞力高度密集,或勞力中度密集, 或高新科技產業,均可自外勞自由市場的開放而獲得振興與提升。一來, 任何國家勞力的品質,技能與知識含量均自低而高同時存在,其充分利用必須一體考量。二來, 不同品質與技能的外勞也可經由政策的設計而作不同程度的吸引。但台灣應該注重關鍵零組件, 高科技上游產業之發展。
結語
今日兩岸關係緩和,互動加強; 另方面, 因為大陸新勞動法的實施,土地與賦稅優惠之減低, 使台商回流的意願增加。 新政府應該抓住這個契機, 以大規模引入外勞為關鍵策略, 配以其他利多之產業政策, 擴大國內製造業的規模,與大陸生產線結合互補,而建立世界級的生產規模。 千萬不要因為目前過度傾斜的產業外移而放棄製造業,轉而專注重服務業。 不, 台灣絕不可以放棄製造業! 我們絕對有潛力建造世界級的工業, 成為精品製造的世界工廠。當然, 這是一种挑戰性的策略, 是需要政府拿出魄力來推動落實的。
為此, 讓我們回顧一下我國傲世的電子業的崛起: 在1973年全世界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能源危機, 台灣經濟也遭遇瓶頸, 孫運璿, 李國鼎等技術文官亟欲尋求突破; 與國內外專家學者集思廣益後, 高瞻遠矚, 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 當時國內外有不少人以為是天方夜譚,因為在1973年台灣還不能整裝一部腳踏車, 遑論生產高科技的半導體。但是政府下定決心, 結合海內外人力資源( 如張忠謀、曹興誠等), 從舉世無雙的晶圓代工開始,上下分工整合晶圓設計,封裝與測試, 終於建成在全世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半導體產業, 進而促成台灣整體電子業的騰飛。
今天台灣經濟要突破困境,再度展現朝氣蓬勃的榮景, 政府必須要有遠見, 魄力與決心, 積極發展製造業,使「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名揚世界。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註:本文之縮版刊登於工商時報9/30/2008,請見<<《產業政策》發展台灣製造業的2大關鍵策略>>一文。
《產業政策》發展台灣製造業的2大關鍵策略
2008/09/30 - [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D4版]
《產業政策》發展台灣製造業的2大關鍵策略 *
【鄭治明、溫英幹】
過去台商一窩蜂到大陸投資,使得台灣的製造業,特別是傳統製造業出走,形成產業空洞化,也連帶引發失業問題。結果,產業空洞化使台灣本土經濟規模無法達到,勞動生產力無法提高,成本不能降低;也無法從「做中學」激發技術進步與創新。更嚴重的是本土製造業的生產,研發與管理團隊因而減弱流失。
因此在強化台灣製造業的同時,必須發揮台商在大陸大規模生產利基,讓其效應也能延伸到擴大台灣製造業的生產規模,促使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使技術進步與創新如雨後春筍般引發開來。
台灣在發展製造業上具有許多優勢,例如高級人力素質、過去經濟奇蹟所累集的經驗與成果(諸如每人所得在開發中國家名列前茅、完整的產業架構、扎實的的基礎建設)、世界級的光電、電機產業、優越的地理位置、治安、民主政治與司法體制等等都是。
兩大策略提升製造業地位
掌握相對優勢,發展製造業的策略是多元化的,也是全面性的。但是我們要強調一項全世界很少國家可以推動,而台灣有條件採用的發展策略;我們稱之為「台灣發展製造業的關鍵策略」。這裡提出兩項:一是在本土發展與大陸區隔的上游產業,二是積極開放外勞市場,但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對引入的外勞作有效的管理。
1.發展與大陸區隔的上游產業
我們從過去半世紀以來,台灣對日本的貿易關係發現,台灣一直都是處於對日本大幅入超的情況,從來沒有逆轉過;主要因為日本掌握很多台灣無法生產的關鍵零組件─例如汽車引擎及一些高科技產品。也就是說日本掌握台灣無法取代的「上游」區塊,台灣必須依賴日本的核心技術的產品與服務。
同樣的,台灣在高科技產業方面也要發展大陸無法取代的「上游」產業,使台灣與大陸的製造業可以互補互利,達到雙贏的經濟成長。
與日本不同的是,台灣現在正處於一個獨特的地位,可以達到上述生產與大陸區隔的產品的目標。
首先,台灣在上游零組件的生產優勢是來自於在大陸的生產線上下整合所創造的規模經濟,從做中學激發技術進步,從擴大的營收中得到R&D的經費來源。如果沒有這種規模經濟,就無法產生區隔市場與產品的潛力。而一旦開發出這種「潛力」就可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使關鍵零組件的生產技術更加精良,並開發新的技術;同時也使下游產品生產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其次,台灣和美國、日本的緊密關係也因台灣對大陸市場的銷售通道而加強台灣的零組件技術。例如,日本的爾必達與力晶在台灣及大陸生產12吋晶元片,就是因為日本爾必達相信台灣的合作廠商可以幫助它深入大陸。
有兩個因素影響台灣廠商的動態調整,避免投資風險:一是許多台商在大陸多年投資並成長,他們現在已經擁有資源可以轉投資到東南亞地區,如果他們一直在台灣,則因為經濟規模比較小,就無法產生足夠的資源作轉投資。
另外,台灣還有一項獨特的情況,就是過去在台灣升學的僑生,以東南亞最多,這些僑生和台商很久以來都密切合作,成為彼此拉拔的力量。
就如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IU)最新發表2008年全球IT產業競爭力指數調查,台灣IT產業在研發環境指標為全球第一,在全球IT產業競爭力排名從去年第六名躍升到第二名,僅次於美國。一旦台灣製造業的基礎建設質量提升,生產規模大幅增加,產業競爭力在全球名列前茅,那時在大陸的產業佈局與互動程度方面,我們會俱有可進可退的主動地位。
2.適度開放外勞
具體而言,首先要規範外勞工資由外勞自由市場決定,與本國勞動工資脫鉤;但外勞可以享用我國健保,勞保等社會福利。
我們必須特別聲明:我們所謂的外勞是不包括陸勞的,而是主要來自東南亞的勞力。
很多人認為我們應該和美國一樣,本國勞工和外勞都要適用最低工資,但這種認知不完全正確。來自先進國家的外商們來台灣或到其他國家投資,他們的幹部所領的薪水都是比照他們自己國家的薪資還加上各種補貼。他們的薪水與地主國所雇用的員工薪水是脫鉤的。我們用同樣的思惟逆向思考,也可以將外勞工資與本國工資脫鉤。
為使此項政策發揮功能,我們必須要有政策保障本國勞工,並使其就業率增加。譬如,製造業廠商每增加國內就業者一名,就可以獲淮使用4名外勞;並且要在台灣特定地區設立有如從前加工出口區的外勞專區(包含良好的住宿、醫療、娛樂等基本生活設施)。同時我們也必須對外勞仲介機構嚴加監督,使其作業透明化,讓外勞真正獲得應得的工作報酬;保障外勞不受剝削、欺騙或虐待(政府可以邀請並資助社會福利與宗教團體參於監督)。
此外,外勞與本國人就業並不必然排擠;只要滿足供應面經濟(S upply-Side Economics)發揮作用的基本條件,經濟大餅會越做越大,製造業就業首先增加,進而引發服務業就業的增加。結果總體就業提升,也會降低自然失業率(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在此要對關心外勞權益的宗教與社會福利團體指出:如果不被欺騙剝削,外勞在自由市場所得之薪資是其在本國薪資的3到4倍,再加上勞、健保的福利,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機會。所以如果真正悲天憫人,關心世界南北差距,就應該設法使全球化帶來的利益為更多外勞所享,而不可執著於爭取外勞工資與本土勞力工資相等一致,結果只讓少數外勞享受台灣經濟發展的果實。
事實上,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大量引入外勞,也不是所有國家能夠發展製造業的。譬如,在許多歐美國家就因為引入外勞而造成移民潮,使其社會福利系統受到嚴重的衝擊。又如許多中東國家能夠引入大量外勞從事營建工作,管控自如,不曾產生問題;像科威特,杜拜等國的外勞人數己超過其本國人口。
台灣因為地理、文化、語言、法制等因素,是可以大量引入外勞,只要周詳規劃,有效管理,是不會有嚴重後遺症的。
今日兩岸關係緩和,互動加強;另方面,因為大陸新勞動法的實施,土地與賦稅優惠之減低,使台商回流的意願增加。新政府應該抓住這個契機,以大規模引入外勞為關鍵策略,配以其他利多之產業政策,擴大國內製造業的規模,與大陸生產線結合互補,而建立世界級的生產規模。
千萬不要因為目前過度傾斜的產業外移而放棄製造業,轉而專注重服務業。台灣絕不可以放棄製造業!我們絕對有潛力建造世界級的工業,成為精品製造的世界工廠。當然,這是一种挑戰性的策略,是需要政府拿出魄力來推動落實的。(作者鄭治明為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溫英幹為國立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註: 由工商時報發表的本文是另一篇文章<<振興台灣經濟建言 ---- 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縮版。詳細剖析請見另一篇文章。
訂閱:
文章 (Atom)